80后茶商很担忧:年轻茶商不接盘,普洱茶的未来在哪里?

茶叶难卖时,卖茶的人,容易胡思乱想。

目前,80后茶商就很担心:90后这一代是不可能接盘的,普洱茶的未来在哪里?

-01-80后,因茶逆天改命

2004年,民企收购国营茶厂,

普洱茶,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产业复兴。

做茶的80后,正是赶上普洱茶的红利,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。

初入江湖,炒茶起家

2004年,80后茶商小张刚毕业,

恰逢普洱茶很火,就在康乐茶城开了个店。做茶也很简单,买进卖出,跟着炒普洱茶。

05年,小张赚了几万块。那时候,昆明人均工资千元左右,小张刚毕业就赚了几万块。

2006年,又赚了一大笔。小张直呼,做普洱茶太有前途了。险些在家里设个贡桌,一天给普洱茶烧三炷香,当祖宗一样供着。

赚了两波大钱,小张想玩一把大的。

2006年年底,把能借的钱都借来,以4000多一件的价格,入了100多件某品牌铁饼。心想,就干这一票,干完就带着钱去潇洒。

到了2007年2月初,铁饼5000多一件,小张害怕砸在手里,更害怕现在变现赚的不多。最终,小张咬咬牙,不出,等到7000的时候出。

2007年3月,普洱茶市场出现了问题,小张对茶市信心满满,还是舍不得出。苦苦撑了一年,到2008年,4000块一件的铁饼掉到了200多块一件。小张实在撑不住了,卖。

炒茶血本无归,还欠了一屁股的债,在梦里都想扇自己两嘴巴:人心不足蛇吞象。

刚毕业,炒茶赚了钱,就像白月光成了女朋友。后来,炒茶血本无归,就像女朋友跟着别人跑了。被这般又爱又虐,这辈子都不可能改行了。


古树茶红利,一起狂欢

2009年,普洱茶进入古树茶时代。

古树茶火了,马上把原本半死不活的茶企救活了。

茶企前几年存下来的茶叶,换个包装,当年几块钱一饼的茶叶,涨到了上百元,打着古树茶的旗号卖了出去。大多数被2007年崩盘所伤的茶企,正是这样活过来的。

小张虽然也赚到了钱,但是,前几年炒茶欠的债太多,钱都拿去还债了。以至于在山头茶早期,没有完成原始积累。

2011年,冰岛茶有点火了,小张还清欠款,到勐库凑一把热闹。

大山外面的茶商需要古树茶,却没有渠道,茶农的茶叶想卖出去,却不知卖给谁。

小张就做起了中间商。先让茶商给一部分钱,带着钱给茶农,茶叶做出来,交货给尾款。小张从中间赚点利润。

还别说,这招挺管用。赶上2012年到2014年第一波古树茶的红利,做倒卖原料的中间商,的确能赚钱。

小张短短几年,又一次逆天改命,还创立了自己山头茶品牌。

然而,让小张无奈的是:

那时,茶叶价格很便宜,茶园又没有扩种,是货真价实的古树。可是,没有太多的钱存茶。只能做个中间商。

小张看着身边的朋友,两三千一公斤买入老班章,老班章8000一公斤的时候变现,海量财富随风而来,感慨这才是做茶正确的赚钱方式。


小张想:这个普洱茶,就是得存啊!

(茶行业,大多数赚到钱的茶商,都是低价买入高价变现的方式。但后来,投资别的山头,大多数茶商,也被套住了。)?

把存茶当投资

2017年,卖原料几年的小张,也变成老张了。

此时,老张手里也积累了足够的财富。全款买房还是存茶,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。

最终,老张还是决定存茶,房子付个首付就行。

把一百多万的资金,又丢进去存山头茶,换成满满一仓库的茶叶堆在仓库里。

2018年,老张依然在存茶。

比如,客户定500公斤茶叶,老张做600公斤就差不多了。然而,老张果断做1吨。山头又多,一年就存入几吨茶。

毕竟,两波低价存茶高价卖出的成功经验,已经让老张不断提醒自己:普洱茶,就是要存啊!(或许,大多数茶商也是这么认为的)。

那时候的老张,春茶好做,现金流稳定。赚来的钱,又用来存茶,把存茶当成一种投资。

-02-90后,天生反骨不信邪

2019年,山上卖原料的生意不好做了。

老张招募团队,打算开拓线上终端市场,员工都是年轻的90后。

升值,忽悠谁呢?

老张跟员工说:普洱茶越陈越香,能够升值。

大多数年轻人半信半疑。其中有个刚入门却不知天高地厚的员工直接问:越陈越香就能升值吗?

白酒和红酒也能越陈越香,但大多数白酒不能升值,茅台能升值,但与其说是酒升值,不如说是品牌升值。


红酒只有少数年份好、品质高,有特殊纪念意义的顶级大名庄能升值,普洱茶都能升值吗?

老张坚定地认为:因为普洱茶能够越陈越香,所以普洱茶是能升值的,存普洱茶是一种投资。

刚入门的员工,根本不相信。

随后,查阅了十来年的茶叶产销数据,告诉老张:茶叶产的多,库存重,以后卖给谁。当大家都知道存茶能赚钱时,你再去存茶,不叫投资,叫接盘。

老张很无语,只能说:你不懂普洱茶,你不知道普洱茶是怎么赚钱的?

不料,却被员工怼了回来:市场讲究产销,存量这么大,每年都生产,却还说存茶能升值,这不符合客观经济规律。

老张很无语:普洱茶越陈越香能升值,我们深信不疑。这浑身反骨的家伙,什么时候有了这么多不该有的想法。

一切皆可怀疑

2020年,原有的山头茶供应链被打乱,老张的原料不好卖了。

更重要的是:前些年大量收进来的茶,没有茶商接手,零售也是像挤牙膏一样,一天卖一点。

同时,90后这一批人,也有几个出去自己做茶了。

跟这一群人聊天,简直能让人口吐二两鲜血。

老张说:普洱茶需要存,存新茶,卖老茶。

90后却说:现在原料价格那么高,存茶等于接盘,不如做定制生意,有多少市场做多少茶叶。

老张说:这个茶是大师手工杀青的。

90后回道:不好喝有毛用,不好喝照样卖不出去啊!

老张说:这是森林古树大单株,临沧秘境普洱生茶,是某某茶人经过一番痛苦的跋涉,才发现的。

90后直接说:好喝的茶,才是好茶。

老张越听越心累:你们这代人,不懂茶啊!

90后说:不懂就不懂,不懂照样喝。

老张听完,很是心累。

大师的故事,越陈越香的古树,茶山秘境的古树。

到了这代人身上,完全没用,还成了:茶叶所有的价值,落实于口感。不好喝的茶就是废茶。

老张越想越担忧:80后这一代,基本都是茶多钱少,大多数资产,都套在茶叶上。

一旦年轻人不接手库存,不帮自己卖茶。前些年存进来的茶叶,只靠自己卖,根本卖不,岂不是要砸在自己手里了。

再过十年,这群人成为普洱茶市场的主力茶商,鬼才知道他们会搞出什么事情来。

写在最后:

普洱茶,后继无人,纯属担忧。

无论90后,还是00后,或是未来的10后,总有人源源不断地进入普洱茶行业。

这是机遇、年龄和阅历使然。普洱茶有独特的魅力,一旦入门,便是一生。普洱茶大产业,必将生生不息。

经历决定认知

不同的是:经历不同,对普洱茶的认知自然不同。

80后一代,用20年青春见证了普洱茶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,赶上时代赋予普洱茶的产业红利,因为普洱茶改变了人生。

80后这一代人,对普洱茶,对存茶做茶,有着非比寻常的情怀,这是他们用20年青春浇灌时代红利得出来的认知。

90后这一代,进入茶圈的时候,原料已经被炒高,不可能再存茶了。

这一代赶上自媒体的红利,他们更愿意轻装上阵,走茶叶IP道路。

80后有茶叶,90后玩流量。好好合作,好茶也能卖掉。

至于那些存下来却不好喝的废茶,只能80后自认倒霉了。要90后接盘?不可能的!

终究,一代人不可能做两代人的事,任何行业都是如此。

人生短短数十载,经不起太多忧虑和蹉跎,活在当下才是明智的选择。

择一事,做一生,是人与茶相遇相守的浪漫,应竭尽全力,也该顺其自然。

爱茶,更应好好喝茶、好好享受茶。在半盏温润的茶汤里,越喝越寂寞。

大概,这就是做茶的人,痛并快乐着的一生吧。

来源:普洱话江湖,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

暂无评论